2022年5月11日 星期三

壽山臺灣獼猴活動範圍與變遷之探討

 壽山臺灣獼猴活動範圍與變遷之探討

林金福 高雄縣溪埔國中教務主任 TEL:(07)6561335-11  FAX:(07)6566010

E-mail:K0002@xpm.ks.edu.tw.

徐芝敏 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 TEL:(07)5252000-3623   FAX:(07)5253623

E-mail:K0002@m1.xpm.ks.edu.tw.

摘        要 

  從1996年1月開始至1999年12月底,每週至少至壽山追蹤臺灣獼猴兩天以上,遇見猴群時,紀錄時間、地點、猴群成員組成以及行為。活動範圍的計算方式,是依實際猴群觀察點與猴群移 行路線四方塊(quadrate)連線而定,依春、夏、秋與冬四季劃分成四個活動範圍,再比較之。在超過 次的猴群觀察中,小坪頂、靜谷頂、山電久、猴區、相思台、猴洞、觀海崖、龍泉寺後,為最容易發現猴群之處。每處分別由 至 群特定的猴群利用這些特定的場所。

  影響猴群移行路線與改變活動範圍的因素,有食物的分布、臺灣獼猴生育期、群內成員變動、種內競爭與人為影響,而尤以人為影響為最劇。後者主要包括:人類的濫墾與濫伐及過度的開 發,破壞臺灣獼猴的棲息地,步道與涼亭的設置,使得臺灣獼猴之夜宿地的隱密性遭破壞,而變更其夜宿地;另外,登山遊客的多寡、人類惡意的攻擊與干擾、或任意的餵食等行為,也會影響 猴群的移行路線,而軍事管制區的存在與民眾保育觀念的增進,有利於臺灣獼猴的生存。

一、緒言:

  臺灣獼猴是臺灣本省特有種動物之一,也是瀕臨絕種(Mc Cullough,1974),的保育類動物。早在1862年,據 Swinhoe(1862)表示,臺灣獼猴在北部、東部山區皆有分布,且喜歡在海邊岩 石活動。Kuroda(1946)指出其分布從平地到海拔3300公尺都有。但過去臺灣獼猴曾面臨很大的獵 捕壓力,Peng et al .(1973a)與 Poirier and Davidson(1979),估計每年近千隻臺灣獼猴因醫學研究、食補與藥療需求而被捕,亦有少數被販賣為寵物。而棲息地被破壞也是減少的重要原因之一。直到野生動物保護法實施之後,獵捕的壓力才稍舒緩,但僅在少數偏遠地區或棲息地未被破壞之處的山區,有野生臺灣獼猴的蹤跡(Masui et al 1986;Lee and Lin,1992),如國家公園(林等,1988),與壽山軍事管制區在野生動物保護法實施之後,再部份開放的柴山(林與王,1991),而後者更是長期研究猴群行為生態的絕佳地點(儲,1998)。

  近十餘年來,由於政府機關與學者對生物保育工作推展不遺餘力,才有一些臺灣獼猴的族群生態報告(吳與林,1987;李與林,1988;林等,1988);但其詳細的族群生態、社會行為、社會結構、食性、習性、聲音......等資料,諸多闕如。臺灣獼猴生活史的長期追蹤,早期僅有Wu andLin(1992)在墾丁社頂進行。也僅有 Wu and Lin(1993)估計此群臺灣獼猴的活動範圍。

  雖然這些資料顯示,臺灣獼猴的活動範圍受食物的影響,而有季節性的差異,但因猴群群數有限,數目也少,幾無研究與觀察猴群互動的機會,以及這些互動如何影響其活動範圍,因此影響臺灣獼猴的活動範圍之因子仍待研究。所以研究者自八十二年七月開始,在壽山長期觀察研究臺灣獼猴,包括北壽山(柴山自然公園與部份仍數軍事管制區)與南壽山之臺灣獼猴族群生態、社會行為、社會結構、食性、習性、聲音.... 等。

  由於有關臺灣獼猴行為生態的資訊有限,常聽到一些不適用於臺灣獼猴行為之說法,或一些不切實際的論點與作法,及種種的迷思。茲先呈現觀察臺灣獼猴之族群生態與活動結果,再依序探討臺灣獼猴之活動範圍與變遷的因素,藉以澄清觀念上與認知上的差距,由衷冀望壽山不僅是臺灣獼猴生存的樂園;也是民眾學習尊重與大自然其他成員共享資源的機會,千萬不要為了私利 ,完全暴露生物的本能而一覽無遺。

二、研究方法:

  研究者自八十二年七月開始登山觀察至今,六年多來,風雨無阻,每週至少至壽山追蹤臺灣 獼猴兩天以上,且不斷以餵食之方式,馴化、接近與親近臺灣獼猴,目前幾能完全辨識壽山臺灣 獼猴二十群之成年及亞成雄猴與雌猴的特徵及年齡,進而熟識個體,以研究臺灣獼猴之族群生態、社會行為、社會結構、食性、習性、聲音......等。研究期間之前的資料,則參考林與王(1995)及老山友的資料。

  活動範圍的紀錄是從1996年一月開始,至1999年十一月底,每次遇見猴群時,依成員個體特 徵及年齡來確認猴群,並紀錄時間、地點、猴群成員組成及行為。猴群名稱則或依個體特徵、或依猴群初被發現或常活動的地點而命之。活動範圍的計算方式,是依實際猴群觀察點與猴群移行路線四方塊(quadrate)  連線而定,依春(2-4月)、夏(5-7月)、秋(8-10月)與冬(11-1月)四季劃分成四個活動範圍,再比較之。

三、研究結果與討論:

  在超過   次的猴群觀察中,小坪頂、靜谷頂、山電久、猴區、相思台、猴洞、觀海崖、龍泉 寺後,為最容易發現猴群之處(表一)。每處分別由 至 群特定的猴群利用這些特定的場所。在 龍泉寺後之猴,六年來,僅見缺嘴群、新缺群與阿醜群在此活動,而新缺群由缺嘴群分出,活動 範圍僅局限於寺廟後方,目前已往猴區活動,阿醜群在此出現的機率很低,約佔 %(表二),且 為強勢猴群,致使缺嘴群常改變其活動範圍,並非如有人所說猴群喜歡人類的餵食,而愈來愈往 龍泉寺後活動,此地本就是猴群的活動範圍。

  由於往前獵捕情形的嚴重,使猴群見人類即怕怕,而保持一定的距離,尤其處在陌生的環境下,更使猴群產生恐懼感,再加上人類的濫墾與濫伐及過度的開發,致使猴群也不往動物園方向移行。反而隨著步道、涼亭與休息區陸續的建立,使得臺灣獼猴之夜宿地的隱密性遭登山客及遊 客的破壞,而導致變更其夜宿地,使臺灣獼猴居無定所。 表一、從1996 - 1999年觀察壽山地區臺灣獼猴猴群活動地中,猴群出現頻度最高的處,猴群活 動重疊概況表,括弧內為猴群出現頻度率大於 %者的出現率。表二、從1996- 1999年觀察壽山地區臺灣獼猴猴群夜間棲息地、出現頻率高於 %的主要活動地 點與活動大小概況表。 現將影響臺灣獼猴移行路線與改變活動範圍之因子條列於下:

(一)、臺灣獼猴的食性:壽山野生植物分布廣闊,目前調查及紀錄壽山臺灣獼猴可食植物的果實 、根、莖、葉、花等可多達140種以上,自然因素使果樹有季節性的變化而使食物組成不同。如以果實而言,壽山臺灣獼猴四季皆取食構樹、榕樹、稜果榕等,其他還有春季之血桐、三角葉西蕃蓮、盤龍木等;夏季之蟲屎、烏臼、小葉朴等;秋季之樟樹、木虌子、狗骨仔等;冬季之山棕、菊花木、王瓜等都是常取食之對象。

  蘇(1993)曾指出構樹的莖、葉、芽苞與花是獼猴春季食物的主要來源;夏季食用果實與昆蟲 的比率較高;冬季則以莖與葉為主。所以那裡結實纍纍就會出現猴群,且依臺灣獼猴的食性與習 性及生活模式,那裡野生植物分布多,即往那裡移行。自然因素與季節性食物的分布與變化,而使活動範圍對大部份猴群而言,有季節性的不同,如阿醜群、二四六群、青驚群、乖乖群、大群 、開心谷群、雙猴王群、斷掌群等,在夏季與秋季其活動範圍明顯的擴大,而覓食路線也隨之改 變,其部份猴群四季活動範圍相仿。

  因此在此呼籲盜採人士,勿盜採或盜挖可食性及可藥性的野生植物,以免猴群因野生植物的短缺,被迫至廢棄之果園,而慘遭毒手,命運悲慘。於每年六至七月,當野生龍眼及廢棄之芒果成熟期,該區域出現猴群集中的現象,此情形就如春季之構樹;夏季之稜果榕;秋季之木虌子; 冬季之山棕,自然會改變之移行路線與活動範圍。

(二)、氣候之季節性:活動範圍的計算方式,是依實際猴群觀察點與猴群移行路線四方(quadrate)連線而定,依春、夏、秋與冬四季劃分成四個活動範圍。依春季活動範圍的改變為  %、夏季活 動範圍的改變為 %、秋季活動範圍的改變為 % 與冬季活動範圍的改變為 %。其冬季活動範 圍的改變為 %為最低,與氣候的嚴寒息息相關,而縮小其活動範圍。

(三)、生育期:壽山臺灣獼猴之生育期是每年的三月至六月,與Peng et al(1973b),描述相似,僅 少數嬰猴在此範圍之外出生(<1%),大多為年老之雌猴。於生育期間,猴群常因停留於夜宿地附近生產,或出現於猴群較熟悉的環境,導至該群活動範圍變小。但於發情交配期,群外孤猴及流浪孤猴的陸續出現,及群內、外雄猴與猴群的互動情形,致使移行路線與活動範圍有所改變。

(四)、群內成員變動:

 1. 分群的影響:當猴群數量多時,群內競爭增強,常由一群分為二群(Dittus,1988),活動範圍因而自然擴大。但由於壽山是封閉的地形,再加上外圍區域過度的開發,致使猴群成員數量可 能較其他地區猴群,成員數量龐大,而延遲分群的時機,但今年成年雄猴之數量驟減,卻加速分群。本群其移行路線與活動範圍稍有改變,但分出之群其活動範圍會變得狹窄。

 2. 成年及亞成雄猴遷出與遷入:亞成雄猴常在7歲前,通常是3-6歲時,離開出生之猴群。每年的四月至十月為亞成雄猴,及每年的七月至十二月是成年雄猴之遷出與遷入的頻繁期,造成各群數量的增加或減少或失蹤。剛遷入的雄猴,依遷入時間的早或晚,其位序通常較低,當猴群互動情形穩定後、及其交際手腕的運用、經過一段時間其位序逐漸提高、會影響該群的活動領域。成年及亞成雄猴遷入,會帶領該群至其熟悉的環境覓食,而改變移行路線與活動範圍,其活動範圍逐漸地增廣,或帶出研究者未曾謀面的新猴群,進而與研究者熟識。

 3. 新猴王的產生:在 次猴王更替中,超過 %發生於十月至翌年三月,又以十二月與二月為最高;在六至八月間,亦有 % 的猴王更替產生。當新猴王產生後,猴王帶領猴群移動或覓食時,會帶該群至其往前所熟悉的活動領域。當新猴王會帶領該群至其熟悉的環境覓食,而改變移行 路線與活動範圍,其活動範圍逐漸地增廣。

 4. 猴群數量的多寡:猴群的數量多(約五十隻以上),為了找尋足夠的食物來生活與生存,其活動範圍自然地增廣。Wu and Lin (1993)曾估計一群臺灣獼猴(11-16)的活動範圍有14至19.5公頃。但由於壽山是封閉的地形,再加上外圍區域過度的開發,致使猴群的活動範圍與領域,出現重疊的現象。彼此間的互相情形,亦有所謂的強勢猴群與弱勢猴群的存在,足以探討其生存空間, 依壽山臺灣獼猴的族群密度=族群總數量臺灣獼猴除以壽山總面積,肯定有尚未出現的新猴群存在。

(五)、種內競爭:

 1.群外孤猴及流浪孤猴與猴王的競爭:每年五月至九月常出現研究者熟識或未曾謀面的群外孤猴及流浪孤猴,這些八歲至十歲的雄猴,憑其身強體壯與翹尾的英姿,出現於猴群外,造成該猴群之猴王之王位深受威脅,而主動避開群外孤猴及流浪孤猴,致使移行路線有所變動,進而改變活動範圍。

 2.猴群競爭:由於壽山是封閉的地形,再加上外圍區域過度的開發,致使猴群的活動範圍與領域,出現重疊的現象。彼此間的互相情形,有所謂的強勢猴群與弱勢猴群的存在,當弱勢猴群遇到強勢猴群時,會遭到強勢猴群的驅趕,而改變弱勢猴群的活動範圍與夜棲地。

(六)、人為的影響:

 1.棲息地的破壞:棲息地是臺灣獼猴安身之所及躲避敵害的避風港,壽山臺灣獼猴之棲息地的 選擇,往往是在濃密的叢林及陡峭的岩壁,也是休憩與觀日看海的最佳據點。由於人類自私、貪婪的心理及自傲的心態,而濫伐樹林與濫闢休息區及運動場所,俯拾皆是,處處可見,導致臺灣獼猴的棲息地受到浩劫般的破壞,造成猴群棲息地的改變,其移行路線與活動範圍的改變,自不待而言了。並在此強調,壽山臺灣獼猴之移行路線與活動範圍及棲息地的改變,每年各群的改變,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差異性存在,如要每年作一比較,實在很繁複,所以在此省略。

 2.獵捕壓力及販賣行為依然存在:壽山臺灣獼猴的獵捕壓力依然存在,尤其是成年雄猴的遽減,當出現成年雄猴與成年雄雌猴之數量比是1比2時,除影響猴王的更替、猴群的分群、雄猴的遷出及遷入、交配的對象及形式的改變及亞成雄猴的交配情形等外,最直接的影響,當然是夜棲 地與活動圍 的改變。

 3.人類惡意的攻擊與干擾:登山客常因種種的藉口,諸如猴屎臭....等等,而不勝枚舉,說妨礙 休閒活動或健身及健行運動。每當猴群出現覓食或休息於該地點時,即想盡各種方法,如使用拐 杖、木棍、樹枝、彈弓、BB彈、石頭、美工刀、電擊棒等,攻擊或傷害的驅趕行為,並順便說 些,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之說帖,造成猴群的恐懼與不安全感,而改變其棲息地與活動範圍。

 4.人類的餵食行為:壽山臺灣獼猴天一亮,即外出覓食的生活模式,當行經路線遇到熟識者餵食者時,會歡呼地滯留就食,及熟識者的呼叫聲,有時亦會使其被動地改變移行路線與活動範圍 。

 5.研究者本身:壽山臺灣獼猴二十群幾能熟識研究者,每當研究者出現其活動範圍內,猴群會亦步亦趨地跟隨研究者,或研究者以熟悉的呼聲,呼叫猴群至其研究觀察點,以及研究者延伸行走路線,範圍擴大,使猴群的移行路線與活動範圍會暫時的改變。

 6.步道與涼亭的設置:每逢星期例假日,萬人叢動;在雨天時,地面十分泥濘,易造成水土之流失,其步道之鋪設與涼亭的設置,的確有其很大的功用,亦可給周遭之草木有生息的機會。但涼亭之處卻常是猴群棲息地之旁;步道之鋪設也是猴群原移行路線之一,往往造成人與猴爭道,並不是猴與人爭道。尤其對臺灣獼猴具有敵意的人,在其惡意及故意之下,自然會造成猴群移行 路線的改變與活動範圍的變遷。

 7.登山遊客的多寡:星期一至星期五登山遊客較稀少,猴群能維持固定的路線與活動範圍,但每逢星期例假日遊客眾多,常騷擾猴群的移行路線與活動範圍,使猴群的活動範圍縮小,或只待 在其棲息地附近活動。

 8.保育觀念上的成就:野生動物保育法的頒布與施行,對保育類的臺灣獼猴而言,自然有其不可抹滅的功效。雖不免私設陷阱或捕獸器等不當行為依然存在,除公然攜棍棒襲傷外,但至少不 敢明目張膽地獵殺與捕捉!因此公然狩獵的情形已不多見,但街頭仍舊有臺灣獼猴之嬰猴的展售出現。壽山臺灣獼猴近幾年,猴群陸陸續續的被我發現,北壽山的猴群經馴化而出現,除對穿迷 彩裝與持彈弓者等外,一般而言漸漸地與和遊客接近。未經馴化或未經遊客餵食的臺灣獼猴,遇 人類的迫近易受驚嚇,反而容易被捕捉!馴化或較親近人類的臺灣獼猴不易被捕捉,(可從南、北壽山的失蹤獼猴之比率得知),使能和人類和諧共存;學者也能長期地繼續追蹤猴群及研究其生態與特性。

 9.軍事管制區的存在:壽山臺灣獼猴的生存空間,幸虧有軍事管制區的存在,雖然造成觀察或追蹤上的不便,卻能遏阻一些不法人士的作為。壽山臺灣獼猴雖深怕穿迷彩服的軍人,但最危險 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避風港,當經人類干擾或捕捉時,往往向管制區方向移行或奔逃,而改變移行路線與活動範圍。

  由上述分析得知:各種因素的影響,致使猴群改變其移行路線,進而活動範圍的增廣或縮減,而且由於壽山是封閉的地形,再加上外圍區域過度的開發的限制,及壽山野生植物分布廣闊,目前調查及紀錄壽山臺灣獼猴可食植物的果實、根、莖、葉、花等可多達140種以上,壽山猴群為了生存,絕不會痴痴地等待人類的餵食。或許人類的餵食行為是能改變其活動範圍之一因素, 但斷定不會是猴群數目暴增的因素啊!

  事實上一般人對於壽山臺灣獼猴缺乏應有的認知與尊重;亦沒有深入其研究族群生態,從食性、習性、社會行為與結構來探討原因,由於沒有系統的觀察、事實的資料而常妄下斷語,這些完全以人為中心的主觀意識,人云亦云之影響所及,對壽山臺灣獼猴而言:是一種極不公平的待遇。如發生威嚇人類或搶奪食物的行為,往往肇因於遊客的挑釁與不諳其食性及習性所致。而且每一件事件的發生,不盡然是單一因素,若再加上無知與自私的心態,及缺乏應有的分析判斷能力,自然而然會阻礙保育工作的進行,更遑論談及自然保育公園的設置。所以再再呼籲:請給壽山原住猴有一個生存的權利與生活空間及應有的尊嚴。否則壽山臺灣獼猴由平地被人類驅趕至山 地,最後下海,臺灣獼猴沒有現在又何必談未來呢?

  壽山臺灣獼猴的活動範圍之變遷,並非僅單一受控於餵食者的行為,而是自然界各種自然因子或人為因素的多寡之間的交互作用、相互牽動的一個綜合結果與機制。每當上山觀察研究及追 蹤猴群時,看到無知貪婪的人類,盜採及販賣可食性或作為藥用的植物,濫闢登山路線,及各個佔地為王,而濫伐樹木,開闢或增建休息區或運動場所,破壞猴群之棲息地,致使猴群流離失所而居無定處,卻誤認猴群越往山下乞討食物及猴數的遽增。有鑑於此,茲探討壽山臺灣獼猴的活動範圍與變遷之因素,其中影響最大的是人類所作所為及心態。

  並藉此告知文明人,地球只是所有人類賴以生存的地方,地球上的草木萬物都與人類息息相關;人類有登山運動的權利,但也有愛護地球,珍惜自然的責任及素養,如果恣意妄為破壞生態 環境,必將導致全體人類極大的浩劫,後代子孫也會生活在空氣汙濁及充滿垃圾的惡質環境中,不可不慎啊!

四、參考資料:(略)(2000年發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