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8日 星期三

關於無線電追蹤器的Q&A

好了,發了幾天爭議性的文章,也回覆了幾個一直出現的問題。引起討論是一
種手段,但是內容不夠詳盡就是我個人的疏失了。因此,我要平心靜氣的來好好討
論一下這些問題,也感謝這段時間所有給予建議的人們,讓我有更多思考的空間。
1.無線電追蹤器的原理?
2009年「柴山地區台灣獼猴活動範圍與移動距離之研究」論文中所使用的接
收器號為Telonics TR4 無線電接收器(說明書網址
無線電接收器是使用電波(電磁波)訊號來接收,而電波訊號是發散性的,接收
器可以進行微調的範圍內,至少為+ / - 5千赫(通常,-75 kHz)
無線電接收器僅能接收訊號強弱,根據天線接收訊號時的音頻高低來估計研究目標的方位訊號接收器本身無法測定距離與方位,必須仰賴研究人員的判斷。且研究目標的所在位置必須使用三角定位法(triangulation)才能準確判斷,三角定位就是利用相交的兩條線決定一個點的原理,當人在兩個不同地點偵測到發報器所發出來的方位,這兩個方位角所交會出的點,就是發報器所在的位置。當用天線搜尋而接收器收到訊號的時候,聽到的無線電音頻的聲音會隨著天線的轉向而有所變化,而音頻最高的方向就是動物所在的方位角。通常為了減少無線電波反射導致的誤差,有必要從不同地點獲取不同的方位,進而將被跟蹤的動物定位在一個狹窄的範圍內。至於接收器位置通過GPS(全球定位系統)定位後,便可以在地形圖(例如1:10,000)上標示出發射器的所在位置(野生動物研究實習手冊,2006)
爭議點:
就算掛戴無線電的追蹤項圈,也必須進入研究人員可接受到訊號的範圍內,並在追蹤期間並使用掌上型GPSGarmin 60CSx)紀錄行進軌跡,以紀錄猴群全天的移動路徑。不論有無掛戴都必須靠研究人員長期追蹤目標個體才能得到準確的數據,那麼無線電追蹤器的掛戴在台灣獼猴來說是必要的嗎?
無線電追蹤器必須進行人工三角定位,才能獲得資料點,且壽山屬崎嶇的石灰岩地形,無線電受到地形阻隔的干擾之下可能縮短發報器(也就是項圈)的有效傳遞距離。
2.無線電追蹤器的種類?如何得知目前的追蹤器跟2009年時所用的是同類型?
目前野外調查最常使用的追蹤器有三種:
()傳統超高頻率無線電發報器(VHF Transmitter)此系統為除了用人力追蹤外,最傳統的追蹤工具,其優點為價格便宜、構造簡單可靠性高。缺點為必須進行人工三角定位,才能獲得資料點,人為誤差較大,如需獲得長時間資料,即需長時間追蹤,造成研究人力浪費,造成野外資料收集不易。
()衛星式無線電發報器(satel-lite transmitterplatform transmitter terminals trans-mitter (PTTs))
衛星式無線電發報器即是改良傳統超高頻率無線電發報器需直接追蹤的缺點,直接接收衛星訊號加以計算、定位,然後再經由發報器傳送資料至衛星公司,研究者可視需要直接向衛星公司購買資料,不須野外追蹤,可大大節省人力,立刻知道動物所在位置。但其缺點為誤差大,誤差範圍可達二公里,且需額外負擔每日購買資料之費用,此一費用對於野生動物研究而言,是一筆沈重的負擔。目前台灣研究綠蠵龜大都利用此一系統。
()全球定位系統式無線電接收發報器(Global Position Sys-tem (GPS) transmitter)唯一缺點為價格昂貴,優點為每日資料定時自動接收衛星訊號加以定位,儲存於記憶體中,不須人工三角定位,且定位誤差僅僅數公尺,資料精確高。(淺談大型野生動物無線電追蹤器,2000)
()()因為價格昂貴一般單位計畫無法負荷,且()的誤差值達2km。目前(2013.12月間)已有學生曾看到有研究人員手拿H天線追蹤訊號,因此證實目前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的活動範圍追蹤計畫仍是採用傳統超高頻率無線電發報器。
爭議點:
目前對獼猴屬的物種活動範圍的相關文獻不少,譬如日本獼猴、恆河猴等,較多文獻是使用追蹤的方式調查活動範圍,並沒有使用無線電追蹤項圈,研究活動範圍,追蹤器並不是唯一研究活動範圍的方法。
目前裝設追蹤器的個體,是2(皆群外雄猴)1雌,這三隻個體分屬不同社群。臺灣獼猴 (Macaca cyclopis)是以母系社會結構為主的群居性動物 (Birky & Su, 2005)。在母系社會的結構中,雌猴間存在著嚴密的血緣關係,雌猴多留在出生社群,雄猴在3-5歲會離開出生群 (Wu & Lin, 1992 Hsu & Agoramoorthy, 1999; Hsu & Lin,2001)。因此成年雄猴會離開本群在各個社群間流轉,而群外雄猴在交配季不會長期待在同一社群。計畫的研究目標是社群的活動範圍,那麼在不確定性這麼高的群外雄猴個體上裝設追蹤器要如何研究獼猴社群的活動範圍呢?
臺灣獼猴社群在外出覓食時會有分散成小組行動的狀況,(日本獼猴也有文獻提出日本獼猴社群也有類似的移動模式: Jacobs, A. (2010). Group cohesiveness during collective movements: Travelling apart together.Behavioural Processes, 84(3), 678–680.)那麼一個社群中,只針對單一個體裝上追蹤器所描述的活動範圍可能無法代表"社群"的活動路徑。
做人為的追蹤觀察也許在位置的地理資訊的精確度不如追蹤器的記錄,但是卻可以觀察到更多動物行為(例如分開成小組行動的模式)

我認為,不論身為研究者或是相關單位的決策者,在對該物種進行研究調查時應當對該物種有相當程度的了解,一份計畫案的價值是為了將來提供相關學術研究、相關單位應用管理可以參考,可是若是連物種的社會結構、移動模式都不甚了解,那麼所做出的研究成果價值何在?

2014年1月1日 星期三

追蹤器的必要性?


     1.照片中照片為被掛追蹤器的台灣獼猴個體於2006-2007年拍攝。
照片中的雌猴,初期因對項圈的不適應,不斷反覆拔毛想扯掉項圈,這樣的行為非常明顯是對項圈的排斥,但是實行掛帶追蹤器進研究的論文完全沒有提及不適應的狀況,內文甚至描述三隻雌猴適應良好。



2.該研究於20086月結束,論文於20097月完成。 然而2011年時,雌猴仍掛著追蹤器
我最後一次看到掛著項圈的醜次女,是在201310月,目前該雌猴已經約2個月以上沒有看到,所以從該雌猴被掛戴追蹤器到她死亡,她始終都戴著枷鎖般的項圈


3.經查證,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委託屏東科技大學追蹤獼猴社群的活動範圍,從11月份至今,已有三隻(2隻群外雄猴及1隻雌猴)壽山台灣獼猴被裝設追蹤器。
台灣獼猴為母系社會,成年雄猴會離開本群在各個社群間流轉,而群外雄猴在交配季更是不會經常待在同一社群。請問裝設追蹤器在群外雄猴身上,所得的活動範圍結果如何代表社群?為什麼一個被委託研究的學術單位,連台灣獼猴的社會結構都搞不清楚?
目前世界各國都在積極地維護"動物權益",歐盟也致力於終止用動物做化妝品之安全試驗(http://ppt.cc/ly7I),但是我們的國家級的自然公園,為什麼可以如此忽視動物權益?就任由自己保護區內的野生動物被捕捉後裝設追蹤器?
目前對獼猴屬的物種活動範圍的相關文獻已經不少,譬如日本獼猴、恆河猴等,大部分文獻都是使用追蹤調查,並沒有使用無線電項圈已GPS追蹤。所以研究活動範圍掛戴追蹤器並不是唯一的研究方法
壽山國家自然公園計劃標案不夠周全,讓轄區內野生動物身受其害,而保護區範圍內的生態資源也未盡保護之責!!詳情請看=> http://ppt.cc/qU-w
一個國家單位,一個學術機構,為什麼會這麼草率對待動物????
身為一個研究者,應當將對野生動物的影響、傷害降到最低,為什麼每次都為了一己之利而草率妄為?
再次拜託大家用力轉貼!!
我們看著台灣獼猴20年了,被錯誤的觀念、政策對待20年了,還要繼續錯下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