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山地區是一封閉的次島嶼,是大尺度的分布樣式。壽山位於高雄市西側(北緯22°39’ , 東經120°159’ ),長約5公里 ,寬約2.5公里 ,面積約為1116公頃 由海岸隆起的珊瑚礁岩構成壽山主要地形。其中壽山軍事要塞管制區面積約為700公頃 ,目前尚保有原貌,對臺灣獼猴而言是最佳的保護區,壽山軍事要塞管制區的存在,推測可能造成臺灣獼猴社會行為之分群行為的因素之一。
壽山地區臺灣獼猴的族群承載量(以K表示)而言,臺灣獼猴活動空間以1-2公頃 的面積可容納1-3社群的活動及與季節性活動範圍的重疊(尚未發表)。壽山地區的外圍區域過度的開發,臺灣獼猴主要的活動地區內私闢休息區、路徑等到處林立,導致臺灣獼猴棲息地的零碎化,及臺灣獼猴面臨獵捕的壓力依然存在的人為因素,推測可能造成臺灣獼猴社會行為之分群行為的因素之一。
壽山地區氣候屬熱帶、亞熱帶溫潤氣候,夏季(6月-8月)高溫多雨,冬季(12月-2月)乾旱低溫,春(3月-5月)秋(9月-11月)氣溫變化不大,且年均溫在25°以上。氣候的季節性與臺灣獼猴的交配季及成雌猴生育的氣候,呈現出一致性的自然因子(尚未發表),推測可能造成臺灣獼猴社會行為之分群行為的因素之一。
壽山地區植被屬亞熱帶季風林,植被種類繁多,以桑科的榕屬遍布本區,以榕屬植物最為優勢,如榕樹、雀榕、稜果榕是臺灣獼猴的主食。研究者已記錄臺灣獼猴可食性之植物物種有300以上,並以食葉為主及臺灣獼猴的食性(尚未發表),充裕的自然植物,推測可能造成臺灣獼猴社會行為之分群行為的因素之一。
研究者長期研究壽山地區臺灣獼猴,以交配季與非交配季作一比較。發現臺灣獼猴群內(核心)雄猴個體、群外或周邊雄猴周邊雄猴(群外孤猴、流浪孤猴及雄性單性群)個體之遷出或移入社群,於交配季較具的穩定性、或社群間活動範圍的重疊性以交配季較高、或社群的分組覓食行為以交配季較廣闊、或在可食性野生植物充裕及活動領域重疊下,各社群能共享食物、領域及共同警戒人類及威脅性的動物而和諧共存(以上尚未發表)等社會行為,推測可能造成臺灣獼猴社會行為之分群行為的因素之一。
研究者長察研究壽山地區臺灣獼猴,發現臺灣獼猴交配季與示好期(群內、外雄猴間互動)及非交配季與臣服期(群內、外雄猴與成雌猴間互動)的相關性、或親代成雌猴死亡個體或親代成雌猴個體位階降低造成子代個體位階的變動、或主群群內(核心)雄猴個體更替或移入造成社群成雌猴的位階變動、或主群與旁支群的互動、或主群與旁支群成雌猴個體之位序變化、或主群與旁支群成雌、成雄個體的性比率、或主群與旁支群個體組成與變動、或主群與旁支群對活動地區和夜宿地的利用及壽山地區臺灣獼猴基因異質性高的因素(以上尚未發表)等社會行為,推測可能造成臺灣獼猴社會行為之分群行為的因素之一。
壽山地區臺灣獼猴社群群內(核心)雄猴個體更替與移入、及群內(核心)雄猴、周邊雄猴(群外孤猴、流浪孤猴及雄性單性群)個體移入的時機皆發生於交配季,及旁支群群內(核心)雄猴個體的移入多為周邊雄猴,成雌猴於此季節選擇交配的對象及成雄猴增加交配機會。在此因素下,臺灣獼猴各社群間的基因變異可增加族群外表型的多樣性,推測可能造成臺灣獼猴社會行為之分群行為的因素。
壽山地區臺灣獼猴社群群內(核心)雄猴個體更替及移入的平均年齡層皆於青年期,成雄猴個體平均齡位於青年期及群內(核心)雄猴個體平均任期為318天。青年期(6~10 years)的成雄猴個體及平均任期不1年,在此因素下,可提高成雌猴個體的受孕率或成雌猴孕育較成功的下一代,使社群內個體在族群中有較高的存活及繁殖機會,推測可能造成臺灣獼猴社會行為之分群行為的因素。
壽山地區臺灣獼猴社群由多支母系(親屬或非親屬)所組成的母系社,在多支母系及成雄猴個體於各社群間遷出與移入的頻繁,可避免近親交配及促進族群遺傳基因的穩定性。臺灣獼猴社群分群後,主群及旁支群的母系社大多維持多支母系(≧5支母系)狀態而造成臺灣獼猴社群每年都出現分群的跡象,推測可能造成臺灣獼猴社會行為之分群行為的因素。
壽山地區臺灣獼猴社群分群前時的主群、回歸支群個體總數,大多屬M社群及在交配季之際,社群內成雄個體數與成年雌猴比較,成雄個體數在社群內處於穩定狀態。臺灣獼猴M社群(26~70 隻)的總數量未超過社群個體總數120隻及成雄個體數在交配季處於穩定的個體,推測可能造成臺灣獼猴社會行為之分群行為的因素。
壽山地區臺灣獼猴社會行為之分群行為大多先由成雌猴發起,母系社中親、子代間的發起,母系社中親、子代間衝突的敵對行為,以子代間激烈衝突及親代的調和等因子。臺灣獼猴社群分群後,形成旁支群、回歸支群與融合支群的基本模式,推論模式中的分群現象,推測可能造成臺灣獼猴社會行為之分群行為的因素。綜合上述臺灣獼猴社會行為之分群行為在壽山地區是屬較常見的社會行為,對往後臺灣獼猴族群的成長與豐量有相當大的影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